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图书馆成功举办师生专题学术讲座--- 双线赋能科研与学习 共筑智慧教育新生态

发布部门:林晓津 发布时间:2025-04-09 点击数:

    为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水平,助力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,人工智能学院携手图书馆于3月26日及4月2日分别面向人工智能学院学生与教师群体举办两场专题学术讲座。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术资源的深度融合,通过专家分享、实操指导与经验交流,为师生提供科研与学习的数字化解决方案,受到广泛好评。  

学生场---夯实信息素养根基 解锁高效学习技能

3月26日,"提升信息素养,点亮智慧学习"学生专场率先启幕。图书馆老师林晓玲老师深入解读 “藏 - 借 - 阅” 一体化布局,重点推介学习书苑、主题阅读、书香广场等特色空间。同时介绍荐购、信息咨询等信息服务,和“书香满城”“红色悦读” 阅读品牌;中国知网陈海讲师开展"CNKI学术资源高效利用"专题培训,通过"关键词聚类分析+可视化图谱生成"现场演示,展现高级检索策略的实战价值,并推广全球学术快报移动端文献管理功能;考试学习平台陈安淇讲师展示AI智能组卷系统的个性化学习诊断功能,通过"知识点热度分析薄弱环节定位专项题库推送"的闭环设计,为备考学生提供精准学习方案;福建省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得主王艺滨同学作"数字时代的学术探索之道"主题分享,以"信息检索五步法"为框架,结合参赛项目演示跨库检索与学术诚信检测工具的综合运用。本专场通过全链条学习支持体系,助力学生掌握数字时代核心竞争力。

教师场---AI赋能科研全流程 智启学术创新新范式

4月2日,"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"教师专场聚焦学术前沿。知网檀曦老师详解"AI学术研究助手"的论文框架智能生成、文献矩阵分析等功能,现场演示多模态学术笔记的创建与管理,展示AI在科研全流程中的赋能价值;研知科技纪荣丽老师以"人工智能+科研决策"为主题,通过基金申报书智能生成、研究热点动态追踪等实战案例,诠释可视化分析在科研选题中的支撑作用。互动环节,教师们就"AI工具的人机协同边界""学术伦理保障机制"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本专场以AI技术为支点,撬动教师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,激发学术创新活力。

两场讲座立足师生差异化需求,通过“资源导引—工具赋能—实践应用”三位一体模式,推动学术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同创新。未来,人工智能学院与图书馆将持续深化合作,围绕学术全生命周期构建智能化支持体系,为学校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
undefined

林晓玲老师详解馆藏资源,助力学子高效学习


图书馆戴志民老师介绍教师场讲座内容


undefined

檀曦讲师解析智能写作工具,教师聚焦学术创新



Copyright©2019 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(厦门开放大学)  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版权所有

地址:厦门市前埔南路1263号  

闽ICP备11005956号-4  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719